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时间:2025-08-29 08:30:35 观后感

【热】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一部致敬抗美援朝的历史题材大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当年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勇气。这部电影以铿锵有力的音乐、精湛的特效和震撼人心的场面,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和英勇奋斗,让我倍感自豪和感动。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喜爱。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他们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染了我。他们也同样表现出了人性的柔情和温暖,这些细节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从电影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艰辛和付出,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和平生活。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当年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应该珍惜和爱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当年中国军人的英勇精神,不断加强自国家建设,为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看完电影,比那些胜利的瞬间更让我感动不已的是我们的志愿军们坚决保家卫国,毫不犹豫踏上抗美援朝道路的坚定信念。跨过一条江,守住一条线,钢铁与炮火吓不退血肉包裹着的坚毅灵魂,我们的志愿军前辈用青春与鲜血点燃火炬,温暖了新中国在国际形势上所面临的凛冽寒冬。前辈们也恰似我们这个年纪,一战胜一战起,他们脸上的灰还没擦干净,就再次踏上保卫祖国的道路,面对战场伤亡,彭德怀将军悲痛之下,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长津湖的七连,松骨峰的三连,坑道的八连,用年轻的、壮烈牺牲的尸骨,为新中国、为我们后辈铺平了光明大道。南朝鲜凛冽的`寒风不再吹到我的身上,我深知,那是我们最可爱的志愿军们为我们筑起抵挡风雨的高墙。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句话是“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一个人总会遇见那么几件天大的难事,害怕困难的`人遇到了就慌了,我也心慌过,可如今想想困难算什么呢,有的人想遇都遇不到了”,听到这两句话时,我和身边的战友都泪目了。

  特别是卫戍区首长和我们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让全体新战友倍感温暖、倍添动力!相信经过新训生活的加钢淬火后,我们也能像各位前辈一样,攻下军旅成长路上的“松骨峰”,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卫战士,为首都地区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神州大地一片安乐祥和,这盛世,得之不易。

  看完《志愿军:雄兵出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何要打这场如此残酷的战争?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的镜头,沉浸在这段用红色鲜血填充的历史中不能自拔,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战争,永远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那么多无名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位都值得雕刻!当他们跨过鸭绿江时,每往前一步,都是在和故土亲人告别,有股悲壮从屏幕中溢出来……当连长站在山峰上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焦黑色土地上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以及他们抬起的焦黑的面庞;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和他庄严的侧脸,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指导员杨少成重伤被敌人包围后,毅然拉动了身上的手榴弹;敌军用燃烧弹将不大的松骨岭来来回回炸了几遍,38军三连的战士们从最初的150人,到最后只剩一人,这些烈士有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我们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胜利绝不是轻描淡写的一个词,其中有过“争执”、有过慌张、也有过挫折,但都被一个个钢铁般的血肉所抵抗,被所有人顽强的意志所克服。什么是中国面孔? 风雨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磨,使命在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生动的面孔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面对侵略者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就如同电影中唱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一般,志愿军们用他们沸腾着的热血谱写了属于他们、属于新中国的华美乐章。

  奋斗正当时,青春正当势。勿忘中国面孔,学习时代楷模!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如约而至,大家纷纷雀跃不已。有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人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在畅游。而我决定去看一部电影,来庆祝祖国的生日。在众多的影片中,我最终选择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他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原军们不怕牺性,视死如归,经过艰苦的奋斗成功击退美军的故事。

  《志原军:雄兵出击》不仅是一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中国军人风采和中国精神的大片。在电影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残酷的战争,还感受到了人间疾苦。在影片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是一个新兵,慢慢才会变成直正的战士”。这句话诉说了军人是在血与泪的浇灌中,在不断的'失去中,才能成为直正的战士。电影中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得知美军侵犯我国领土,不顾—切当了第一批志愿军。临走前都没有和自己的父亲告别,在一次战争中,为了保护重要材料,不幸牺性。正是有了这样不畏生死的精神,我们才会胜利,才能让千千万万的人来保护自己的祖国。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这句话虽然有些偏激却不无道理。那些血与泪的历史是先辈们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如今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长眠于历史的长河,那号角之声已经消失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我们却不能忘记,不敢忘记。每个人的心中总希望有一群和平鸽飞翔在世界的天空上,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也深知,只有强大才能和平,落后就会挨打。少年们,希望大家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走出电影院,我的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像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沉甸甸地令我喘不过气来。虽然外面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虽然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街面上热闹非凡,可我的心依旧沉浸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之中,眼前依旧浮现出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勇无畏鲜血淋漓血肉模糊的悲壮场面……我不再去想今天的电影院与我小时候的电影院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的奢华环境,不再去回忆当年简陋电影里座无虚席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画面,更不会去想四十年前电影院的座位与今天电影院的座位相比是多么的简陋……我只想到那场战争的惨烈、牺牲了我们多少中国人民的好儿女、牺牲了多少年轻力壮青春焕发的年轻人。他们中间有的还是尚未长大的孩子,他们是那样一群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当战争快要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忘记了自己还是没有长大孩子,忘记了自己是父母的希望,忘记了自己是妻子等待回家的丈夫,忘记了自己是还没有出生婴儿的父亲……多少父母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儿子,多少个妻子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她们心爱的丈夫,多少个孩子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父亲……

  我的泪伴随着心痛默默地流出眼眶,我的泪在一次次的呜咽中流向心里生生地咽了下去。我知道我笨拙的笔端无法描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法让那些倒下去的生命在我的文字里让他们安详地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我抑不住内心对美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朝鲜挑起这场战争的阴谋与以此来侵略我中华领土的愤恨,任由涩涩的泪水一遍又一遍地流淌。我听见电影院里有微弱的声音在哭泣,我听见人们与我一样偷偷地用纸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1949年,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百业待兴”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军队屡屡在中朝边境上蓄意妄为地挑衅,民宅民居遭轰炸,贫民百姓无辜惨遭枪杀,尸首异处遍地硝烟,苦不堪言。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捍卫新中国长久的稳定,1950年10月,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英明果断的决策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更是一场保家卫国之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致使朝鲜内战全面爆发。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在韩国仁川登陆,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9月30日北京怀仁堂,毛泽东主席在军事地图面前神情凝重地吸着烟,机要秘书一路小跑不断地向主席递交朝鲜方面的军事情报。10月19日彭德怀奉毛泽东主席令亲自率领并率先从与朝鲜有着一江之隔的辽宁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批志愿军也由此集合过江。

  历史记载的松骨峰战役,是入朝志愿军打响的第二场战役中的战斗。在1950年11月寒冷的冬天,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其目的是拦截和击退南逃的美军,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中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斗,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冰天雪地的寒冷和美国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大炮从不畏惧,他们面对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优质的作战服装,以一当十百千的力量,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像一群勇猛的雄狮,躲飞机的轰炸、滚坦克的碾压、刺刀见红的肉搏战……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啊,杀红了眼睛也要和美军同归于尽。我的心在猛烈地跳动,我在心里不停地叫喊:快跑、快躲,快疏散、快趴下……

  当影片放映到最后,1950年11月28日,伍修权将军作为新中国派出的特派代表,走上联合国安理会坐在发言席上,用义正言辞的口气严厉地指出:“我现在带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代表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民,在这里控诉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是非法的和犯罪的行为”时,我的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

  这是一部极其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影片。光是在这些数字上,我们就应该记住这段光荣的历史:1950年11月30日,3连以百人之力,击退了数千人美军的5次进攻,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松骨峰战役全连牺牲111人,仅7人幸存。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著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配有这样殊荣。

  “若有战,召必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感触颇深。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电影结束后没有彩蛋,走出影院,看到外面车水马龙,高楼耸立,人们安居乐业热闹非凡,想来便是这最后的彩蛋。朋友们,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人”我们才能生活在幸福中,就像作家魏巍写到的,“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再次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志愿军致敬!

  作为当代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为公司的建设添砖加瓦,为项目高质量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将以更好的状态、更认真的态度、更饱满的精力,去创造、去拼搏、去努力,同项目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20xx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纪念日里,公司组织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来回顾那段充满荣光和牺牲的历史。

  这是一部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绝对主角戏份的电影,如此众多的群像交替轮番上场,最后汇聚成一个揪心的名字:志愿军。电影的剧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故事,在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时,中国人民勇敢地站了出来,为捍卫和平与正义而奋斗。不同于其他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聚焦的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始末,意在从宏观视角再现这段历史。

  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和音效十分出色,让我仿佛置身于战争现场,亲身感受到了志愿军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更让我感受到了无数先烈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伟大牺牲。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反帝斗争的重要里程碑。这场战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它不仅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斗争,更是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有力回击。

  70年的时光已过去,但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壮举和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更加坚定地捍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员工,我应该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的精神。要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努力工作,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将铭记历史,感恩先烈们的无私奉献,不断学习进步,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一部致敬抗美援朝的历史题材大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当年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勇气。这部电影以铿锵有力的音乐、精湛的特效和震撼人心的场面,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和英勇奋斗,让我倍感自豪和感动。

  首先,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喜爱。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他们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染了我。电影中的志愿军官兵以其勇猛果敢的战斗风格,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形象。而在战争中,他们也同样表现出了人性的柔情和温暖,这些细节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其次,电影的剧情紧凑、节奏明快,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悲壮。电影中的战斗场面设计精良,特效处理也非常出色,让我仿佛置身于战争的现场。从电影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艰辛和付出,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和平生活。

  最后,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当年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应该珍惜和爱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当年中国军人的英勇精神,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建设,为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让我深刻领悟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与悲壮,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坚韧,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和平生活。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致敬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片。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为我们的和平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战火纷飞、残垣断壁,不少战争片都以宏大的场面震撼人心,但并非所有战争片都是真正的“战争史诗电影”。

  傅若清强调,要成为史诗级别的电影必须全方位地展现战争场景,而不只是描述某场战役或战斗。而在拍摄现场的陈凯歌则提炼出两大特点,一是该影片所描述的战争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二是在这场战争中产生了伟大的英雄。

  为了呈现新中国建国之战的历史,《志愿军:雄兵出击》从多个角度和视野展现了整个抗美援朝的历史,包括国际斗争、战况对抗以及英雄人物等。陈凯歌表示,这部电影丰富的故事情节能够让观众从中得到不同的启示,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我们如今享有的这七十年和平是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当然,电影也不能过于严肃,也需要精彩的`战争场景来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徐春妮总结道:“一部战争史诗电影需要有大事记、大场面和大英雄。”

  在《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美术设计方面,陆苇特别重视差异化设计和象征性表达。为了防止观众审美疲劳和认知混乱,他们在每一个战场上寻找主题差异,并利用雪、雾、火等元素创造出各种景象。到了创造奇迹的松骨峰时,剧组巧妙地运用松树的形象展现出中国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涌起一股热烈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饱含着满满的期待,结局不负众望,收获满腔的感动。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后代就要打。无数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他们不仅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更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懈努力。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如今的祖国正在崛起,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世界瞩目,各种坦克、导弹等现代军事技术让世界铭记亚洲东方,一条沉睡的巨龙正在苏醒,它将以大国的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梁启超曾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但我们的学习与成长构建了祖国国防事业的坚实基础。为了能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一份微薄但坚定的力量,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专心致志地学习。

  让我们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定步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积极投身中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将祖国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强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观《志愿军:雄兵出击》后,我深受影片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无私奉献、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影片中许多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譬如113师克服人体极限,14小时70公里急行军穿插作战;譬如3连面对先进武器,毅然用钢铁之躯完成了阻击任务;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

  我们这一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儿子打、孙子打,还是我们打吧!”电影中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先辈们用自己的牺牲为子孙后代换取了如今的'国泰民安,这种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铭记。正因为这些前辈英雄树立的榜样,才有了后面人们的前赴后继。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面向未来,告诫子孙后代,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一定要发扬革命传统,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观看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他们舍死忘生、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感受到了中国志愿军的英勇和坚韧,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珍惜革命先烈用满腔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我要学习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把抗美援朝精神转化为司法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保卫祖国和平、维护祖国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个假期我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红色影片。影片开头毛主席的决策就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与激动,振奋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在世界上还立足不稳并遇到诸多困难,但为了证明新中国的实力与强大,警告列强,党中央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抗美援朝。面对战斗装备、科技远远强于志愿军的美军,志愿军为保卫祖国,不仅一刻不停、日夜奔波,敢于多次抢在敌人之前占领目的地,成功狙击美军,并且在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面前丝毫不惧、前仆后继、舍身忘死,用他们的血肉谱写了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整个影片中让我感触最深是彭德怀对38军军长:“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当时时代的艰苦与中华大地改头换面时局势的.复杂,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放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一定要认真的完成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天生我才的用处。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本次主题党日观影活动,我与党支部各位同志共同观看了这部《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是陈凯歌导演与各位演员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所作。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曾泪目了三次——“战士们都打到新中国,看到好日子了,结果又上战场”,“牺牲是这辈人一定要付的代价,一身血、两脚泥”,“三连还有活着的.举手”都是细腻赤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高光戏。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的同志们和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同志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历史使命,不同的“战场前线”,不同的对于家国的捍卫方式,但他们都坚持住了。他们靠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血肉之躯,给后辈换得未来。

  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8-29

观《志愿军》有感08-26

【精】观《志愿军》有感08-26

【精选】观《志愿军》有感15篇08-26

《妈妈》观后感08-16

深海观后感08-26

孔雀观后感08-25

地球脉动观后感08-19

天堂的张望观后感08-16

榜样8观后感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