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的作文 篇1
——作后讲评课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金洁萍
点评: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
板块一:欣赏语言的幽默感
1.出示沈青圆同学作文中的句子:“同学们个个像常年被浸泡在水里的抹布,突然被捞起,全身湿露露的。”
师:我看到很多学生读着读着都笑了。你觉得哪里好笑?
生:说我们是“常年浸泡在水里的抹布”。
师:这样描写很有意思,是吗?能够使人发笑,这样的句子是精彩的。
2.出示沈青圆同学作文中的句子:“一节体育课下来,我闻到了四十只烤鸭的味道!”师:(问作者)你真闻到烤鸭的味道了吗?
生:没有。
师: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被太阳晒了很长时间,很热,晒黑了一圈。
师:那看看老师写的这句话。
出示:“一节体育课下来,我们晒黑了一大圈。”
比较一下:哪句话的效果好?
生:沈青圆写的句子效果更好,这样写显得很幽默。
师:的确,幽默的语言让人眼睛发光,记忆深刻。写作不只是把意思写出来,还要吸引人,让读的人会心一笑,这就是高水平的写作。
【这一个欣赏句子的板块,旨在发现学生作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凸显孩子所写语句的情趣感。“常年浸泡在水里的抹布”写的是浑身是汗,“闻到烤鸭的味道”写的是口干舌燥,但孩子却用比喻、夸张的方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非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就有了特别的意味——不自觉地运用了文学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折射出的是孩子细腻的生活感受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常加点评和赏析,必定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这样的讲评,讲得在理。
板块二:感悟结尾的含蓄感
2.出示钱思懿同学作文中的句子:“渐渐地,我盯着这袋饮料出神,在一霎那间,我恍然大悟,明白了白开水中包含着的那份默默的爱······”
师:老师觉得这句话最精彩的就是这个省略号,在恰到好处时迅速收尾,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感悟。很多同学在作文结尾总是把大道理讲得清清楚楚。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妈妈,我会永远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岁月流水也无法冲垮我对妈妈的爱!母爱,真是伟大!”
师:你所写的事例已经表明了母爱伟大,你不说,读者也已经读明白了,结尾就不用再多此一举了。还有同学在故事结尾总喜欢来一句类似这样的总结。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通过这次学骑车,我明白了做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克服困难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师:“通过……我明白了……”这个句式近似千篇一律。你不写,大家也都知道这个道理。写的都是老套的话,没有新颖的描写,还不如不写。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例子。出示《爱如茉莉》的结尾:“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作者有没有直白地写:从父母互相体贴、互相体谅中我懂得了父母之间就是在平淡中见真情,这样的真爱真是可贵,真是伟大啊!
生:没有!
师:学过《水》,我们读了课文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家乡水是极其珍贵的,课文结尾怎么写的呢?
出示《水》的结尾:“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师:(边介绍边现场操作)这是一杯水,这里有一袋盐。我把盐放入到水杯里,搅拌。现在你们看见盐了吗?
生:盐越来越少了,过会就没有了。
师:那盐到哪里去了?
生:盐溶解在水里。
师:对!我们写作文,就是要把道理、启示、感悟像盐融化在水里一样,一眼看不出来,一品尝,哦,味道全在里头。这就“含蓄感”。(板书:含蓄感)
师:结尾写得含蓄点,意味却无穷无尽。一切尽在不言中,也是一种美。
【这一个欣赏结尾的板块,意在让学生懂得语言的含蓄之美,通过对比鲜明地揭示出含蓄结尾的表达效果。老师还用了一个盐溶于水的实验,形象地道出了写作的一个秘密: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藏在语言里。然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直抒胸臆,也有委婉含蓄,没有孰好孰坏的问题,关键是看具体的语境需要。所以,这里的讲评,尤其是例举的两篇课文结尾所运用的写法,应该联系上文,作更为细致的分析。而钱同学那个句子中的省略号,有含蓄的表达效果,然在写法上,则是一种省略,即有很多话可以写的`时候,却偏偏全部省略了。这样的省略实质上是一种文章的剪裁方法,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字面的省略,二是意义的省略,三是事件的省略。这与《爱如茉莉》结尾的复沓咏叹和《水》的结尾的词语“错用”(陌生化)有所不同。因此,在“含蓄感”之下,若能涉略具体的写作方法,则让学生获益更多。】
板块三:训练两种形式的“对比”构思
1.出示范周恒同学的作文片断:
我打开书包,琢磨着怎么跟爸妈说语文考试的事情,可没找到试卷,我并不着急,反正以前也经常找不到东西。再找一下,可还是没有。我也不急,顺手吃了个面包,再慢慢悠悠地回教室找,这种情况出现太多了,肯定有落在桌肚里了,我不紧不慢地吧面包咽进去,这样也好,我可以拖延时间。就这样,我捡捡垃圾,做做好事,像逛超市一样饶了一大圈踏进门口。
来到座位,我懒散地从桌肚里搬出一大坨卡纸和一些书,如果我换个座位,那就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了。在数不胜数的书山前,我毫不慌张,慢吞吞地把书翻过来翻过去,可我傻了眼,还没有!
我连忙一路狂奔,抄了小道回去,迅速打开了书包,慌慌张张把东西全翻了出来,可却一点没见试卷的踪影!”
(“并不着急;也不急,顺手吃了个面包,再慢慢悠悠地回教室找;不紧不慢;捡捡垃圾,做做好事,像逛超市一样饶了一大圈;毫不慌张,慢吞吞地”呈现红色字体)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三段话,想想从红色字体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范周恒试卷不见,一点也不着急,动作很慢。
师:(再出现“一路狂奔,抄了小道回去,迅速打开了书包,慌慌张张把东西全翻了出来”黄色字体。)从蓝色词语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的是他的慌张,着急。
师:写自己满不在乎,悠哉悠哉地找试卷,突然大转变写找不到试卷慌张、紧张了,这就好比本来是直线走,突然来个急转弯,变道走了,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给人思维上的差异,这就是作者巧妙的构思。构思除了设计故事的曲折感外,还可以构思对比描写。
2.师补充举例。(分别出示两位学生的作文片断:第一位学生只写第二段;第二位学生写了两段话)
以前的我写起字来歪歪扭扭,横不平,竖不直,每个字都想得了重病有气无力,每个字都像蔫了花朵抬不起头来。
自从练习了五年书法后,现在写的每个字都是方方正正,笔力挺劲,横是横,撇是撇,老师夸我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师:你觉得哪位学生写得好呢?
生;第二位同学写得好,好在让我们具体了解他的字进步之大。
师:(小结)对比可以使内容更具体。这个例子和范周恒同学写的都是一个类型的对比,属于写同一事物的前后对比。
【这一部分的欣赏,重心在“曲折感”,即通过前后对比,让故事有了转折、起伏、变化。教师的归纳和评析有了“曲折感”这个要点,就有了具体的凭借和理由,学生听来也格外清晰。可见,对于学生作文中那些妙处,需要有一个写作知识来加以概括和阐释,否则,就会说不到点子上,陷入一片混沌。】
3.学生当场写作,之后教师组织交流,要求:写出前后对比。
他就是不想写作业。瞧,老师来了,他_______。老师一走,他______。他还真会变啊!
生:他就是不想写作业。瞧,老师来了,他假装埋头写字。老师一走,他就把笔一扔,一溜烟跑了。他还真会变啊!
师:抓住前后的动作写出了对比。
生:他就是不想写作业。瞧,老师来了,他就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猫,乖乖写起作业。老师一走,他就成了森林里的“猛虎”,在教室里耀武扬威。他还真会变啊!
师:两个形象的比喻用得真妙,表现出了前后的变化。
4.学习另一种形式的对比:个体与众人的对比
师:出示例子:放学了,看到校门口有的学生进了爸妈的汽车里,有的学生坐上了爷爷的电瓶车,还有的学生排着队上了公交车,一个个,一群群都远离了校门。只有我还在寒风中焦急地等待妈妈。
师:这句话拿什么和什么对比?
生:我和其他学生作对比。
师:这是属于个体与众人的对比。
5.学生运用“个体与众人的对比”来写一段话:教室走廊上有一个小纸团,只有第四位学生陈明看见了,弯下腰,捡起来,扔进垃圾箱。第一位学生看见了,_______;第二位学生看见了,_______;第三位学生看见了,_______。
(学生作后交流)
生:第一位学生看见了,觉得反正不是我丢的,我也没义务去捡。第二位学生装作没看见,直接蹦跳着从旁边走过。第三位学生想着别人都不捡,我也不捡。
师:分别从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来写出不同的表现。
生:第一位学生看见了立马转回头来,双手抱着头,吹着口号,头也不回地走了。第二位学生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好像看到一坨恶心的东西似的,飞快地逃离了现场。第三位学生刚要准备弯下腰,切,这纸又不是我的扔的,我干嘛要捡?于是又立刻转身走去。师:第三位学生的表现不仅写得真实,而且短短一句话也写出了情节的曲折。
6.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根据老师所给的情境选择一种对比形式进行写话。
小明是个小书迷。
小明以前_________。现在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___________。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还有的______。只有小明______。小明可真是个小书迷啊!
(学生作后交流)
生:小明以前一看到书就头疼,更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细细读看。现在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一看到书就神清气爽,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狠狠啃食。
师:这是运用前后对比的形式来写,“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狠狠啃食”写得非常形象。生: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足球;还有的捉迷藏。只有小明在座位上认真看书,不受周围环境打扰。小明可真是个小书迷啊!
师:通过写其他同学的表现衬托出了小明对书的痴迷。
【这两次实战练笔,及时地将两种不同的对比方法加以运用,在运用中体会其表达效果。作文讲评课,讲讲、评评,还需要练练。仅仅知道写作方法、写作知识,尚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唯有实践才能化知为能。在这一点上,执教老师设计的两个练笔可谓“到位”了。两个练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所以有话可写。而后才有写作方法的运用。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学生无话可写,再好的方法也使不上劲。再者,这两个方法简便易行,仅仅是写个对比,并不复杂。方法宜简便,不宜复杂。毕竟是孩子,简单的、简便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运用对比法之后,作文质量的提升,进步感充分体现出来了。我们不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但在单项的技能性教学中,应该体现出这样的变化。否则,讲得再有道理,评得再怎么深刻,都是枉然。作文讲评课,应是一种“再写作”。】
作文讲评课向来是作文教学中的“鸡肋”,不讲不行,没啥可讲。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点写作常识,老生常谈。不说作文讲评课,就连作文指导课,也是可导可不导。于是乎,作文指导课、讲评课,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作文只能暗自摸索,自得自悟了。
然而从金洁萍老师的这堂作文讲评课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讲评的意义和价值,讲不讲不一样,评不评也有不同。原因很简单,这节课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写作知识:幽默感、含蓄感、曲折感、前后对比法、个体和众人对比法等。尽管有些概念和提法有待商榷,但至少有了讲评的依据和理由。这些基于学生作文经验基础上的写作知识,学生可理解,可运用。可以据此赏析语句、结尾,乃至构思段落、篇章,如果没有这些经验型的写作知识,只凭所
谓的语感,只能是月朦胧鸟朦胧。所以,有了适宜的写作知识观照,才有实实在在的作文讲评课,乃至有效的作文指导课。
那么,写作知识从何而来?什么样的写作知识才是适宜的知识?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这堂课,金洁萍老师从学生作文中概括出鲜活而适当的写作知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因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出自于写作的实践经验。
小学的作文 篇2
家人的爱是无声的也是无限的,家人的爱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我的爸爸就是这样爱我。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我本来以为今天不会下雨,所以没有带雨伞。我在原地焦急地走来走去,该怎么回去呢?虽然学校离我家只有几百米远,可是这样跑去也难不成会淋得全身湿露露的.。我着急地想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印入我的眼帘,呀!是爸爸!只见爸爸一手拿着我五颜六色的小花伞,一手撑着他那咖啡色的大雨伞。我连忙回过神来,赶紧跑了过去,拿起我的小花伞。我和爸爸手拉着手,一路上有说有笑!
每周星期六傍晚的六点半,爸爸都会准时送我到少年宫上英语兴趣班。有一次,我和爸爸在外面玩,五点多才回到家,爸爸一回到家,就连忙开始烧饭。饭煮熟了,有好几个菜也熟了,就剩爸爸现在在烧的肉片炒冬瓜了。爸爸叫我先快点吃,等我吃好了,爸爸才过来,我看了一下时间,呀,不好,要迟到了。爸爸就随便吃了几口饭,骑上自行车,把我送到少年宫。就差了两分钟,当时我的心里暖暖的。
父母的爱是我们用一生都还不完的,但是我们努力一点,就能还得更多一点。
小学的作文 篇3
我的妹妹名叫蔡薇宁,是个标准的“小美女”。你看她,长得瘦瘦的',个子不高。一张活泼可爱的小脸上总是挂满了微笑。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扎成一个“马尾”,在身后甩来甩去,怪可爱的。说起她来呀,故事还真不少呢!
妹妹很喜欢看书。每当她拿到一本好书就爱不释手,宁可不吃不睡也要一睹为快。有一次,她到我家做客走进我的房间,她的“火眼金睛”一下扫到了我的桌上。她如同看到救星般冲了过去,拿起一本《海底两万里》看了起来。不一会儿,妈妈喊我们去吃饭。我从容的向餐桌走去,她却直奔厕所。走到厕所门口时,她小声嘀咕了一声:“走错门了。”
妹妹长期定居海外,却仍有一颗中国心。奥运会开幕那天,她唱啊,跳啊,好不快活。她说,她长大了要上清华!上北大!还要加入中国籍!奥运会期间,每当她看到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她兴奋地像自己得到了金牌一样。
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爱读书,还有一颗爱国之心的阳光女孩。
小学的作文 篇4
在守株待兔这一事件发生的1600年后,我们农夫先生的第128代嫡传人又开始为生计发愁了。家里已是没柴没米没油,还有两大一小三张嘴等着吃饭,现在的农夫先生在妻子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好重操旧业,扛着锄头来到了田地中。
望着干裂的`土地,连杂草都没几根,农夫不免有些心疼,而且更不想下地干活了,于是靠在树下乘凉,忽地,一只兔子向他冲来,撞在了树桩上,农夫一瞧,大喜。
兔子说:你抓我回去吧,我的名字叫‘机会’,我将会带其它的兄弟姐妹来的。
农夫抓回了兔子,农妇便焖了兔肉给全家吃,农夫也深深地记住了兔子的兄弟姐妹——机会。
第二天,农夫又来到树下,等待其它的‘机会。这时,一只野鸭撞倒在了树桩下:你好,我叫‘机遇’,请您带我回去吧
农夫摇了摇头说:不,你不是我要找的‘机会’,你走吧!
第三天,一头野猪撞在了树桩下,野猪说:你好,我是‘拼搏’请你将我带走吧!
农夫叹了口气,坐在原地,说:不,你也不是我要找的‘机会’,你走吧!
第四天,第五天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但机会却一直没有出现。农夫期待着,却又失望着,他不明白。难道是兔子欺骗了他?这时,一个智者走了过来说:其实你所期待的机会每天都来过,‘机遇’,‘拼搏’都隐藏着机会,只是你没有把握而已。
智者走后,农夫恍然大悟,不禁后悔不已。
【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08-26
小学作文:伙伴09-16
秋雨小学作文09-17
初雪小学作文09-17
探病小学作文09-25
抽奖小学作文09-28
榜样小学作文08-13
夸夸小学作文08-16
夏天的小学作文08-19
地震小学作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