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西游记》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西游记》有感1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孙悟空;淳朴天真、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忠心耿耿、吃苦耐劳的沙僧;一心向佛、心慈手软的唐僧。师徒四人团结友善,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在去西天的路途中,师徒四人经历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磨难,“三打白骨精”也好,“三借芭蕉扇”也罢。师徒四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而是更加坚信接下来会更好,距离胜利的路程又近了一步,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态度,使他们取得了真经,但是最可贵的还是师徒四人永不言弃、坚持不懈的精神。
没有坚持的决心,贝多芬就不可能在耳聋后继续创作音乐,让美妙的音符在指间跳跃;没有坚持的决心,爱迪生怎么可能在被贴上“弱智”的标签后,依旧对发明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没有坚持的.决心,失明失聪的海伦·凯勒怎么能下意识的活下去,慢慢成长,成为一位举世闻名女中豪杰?
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坚持下来,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学习也是一样,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每天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严格要求自己,得到的回报一定是理所应当的,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要脱颖而出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真经。
读《西游记》有感2
快乐的暑假,我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本书。
《西游记》这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有善良的唐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贪吃的猪八戒、憨厚、老实的沙和尚。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机灵、勇敢的孙悟空。因为他会“七十二变”,而且很聪明、机智,遇到妖怪他总挺身而出,一路除妖降魔,保护师父。而善良的.唐僧却不同,几乎每次都进入妖怪的圈套。有时孙悟空打死这些妖怪,唐僧总是慈悲为怀,不分青红皂白去批评孙悟空,有时还会念起“紧箍咒”疼得孙悟空直打滚。但是孙悟空还会忠心耿耿跟他的师傅去取经。我想如果是我,我一定会翻一个跟头到花果山去做“美猴王”,才不会受着冤枉气呢。但是转念一想,我和孙悟空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
生活中的我,有时候一遇到什么困难或难题都会退缩或逃避,想想《西游记》中这四位人物,要走一万八千里,中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但他们还是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回真经。这种精神实在令我敬佩。我想: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做个坚持不懈、向一个目标奋斗的人,终究,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读《西游记》有感3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就是《真假美猴王》。剧情是大圣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剧情中唐僧没有以正确的角度来看待悟空的行为,只看到悟空杀妖怪,却没看到悟空杀妖怪是为了帮助唐僧取经和周围百姓的安全。尽管唐僧念紧箍,悟空也不走,表现了悟空的忠心。
读《西游记》有感4
《西游记》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故事里面的孙悟空见义勇为、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一路上降妖除魔,积德行善,为民除害,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令我佩服的本领就是火眼金睛了,特别是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白骨精看见师徒四人倚靠在大树下休息,她就想抓唐僧,吃唐僧肉,但无奈唐僧身旁有机警的孙悟空,觉得不能硬碰硬,便接连变成小姑娘、老太婆和老头子,然而这一切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了。正是因为孙悟空看破白骨精的.伪装,才能化险为夷。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就说说我们班的蔡老师吧!一次语文考试,班里的小陈同学偷瞄了一下他同桌的试卷,但这绝对逃不出蔡老师的火眼金睛。小陈,别偷看!考试要靠自己!只要班里的同学有什么小动作,蔡老师都能第一时间发现。老师的火眼金睛真是名不虚传啊!拥有火眼金睛的人不止老师,还有便衣警察反扒队员。他们在车站、码头、闹市区街头,时时刻刻关注来往的行人,一旦可疑人员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便上前把小偷抓个现行。警察的火眼金睛可真厉害啊!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孙悟空一样警觉,用自己敏锐的眼睛来看清虚实、辨别真假,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读《西游记》有感5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里面的故事丰富多彩,像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猴王出世,令人百看不厌。
故事讲的是唐僧师徒一行经历千难万险,承受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的故事。我认为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大闹天宫了。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孙大圣偷吃仙桃,知道王母没请自己赴会后搅乱了‘潘桃盛会’,还偷吃仙丹,被二郎神捉住后,又在八卦炉中练出了火眼金睛,在天宫大开杀戒,后来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这个故事中有好多好词好句,特别是二郎神捉拿孙悟空那段,内容丰富有趣,一波三折,让我叹为观止。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正因为师徒四人团结一心,才使他们排除万难,终成正果。孙悟空本领高强,可没有沙僧帮忙在水下捉妖不会那么顺利。而且猪八戒力大无穷,也是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却用毅力感动苍天,最终取回真经。
这部小说赞扬了孙悟空敢于反抗,乐观顽强的精神,表达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也向世人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西游记》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每次读都会被文字的魅力所打动,也会让我情不自禁的融入精彩的场景中,我为孙悟空叫过冤,为唐僧骂过妖,而且百读不厌。拿起这本书吧,让我们畅游在书的海洋里。
读《西游记》有感6
世界上最令人愉悦的事,莫过于遇见好书。从小,我就渴望识字,想去阅读从祖母口中听到过的《西游记》。这个寒假,我幸运的遇到了心仪已久的《西游记》文言文原版,当我阅读并分析完整本书后,对其中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其内容根据唐代法师陈玄奘由长安前往天竺求取真经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五人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真经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由师徒五人组成的“取经团队”是核心要素,而唐僧又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整本书中的重中之重。从书中看,论武力,唐僧不如大徒弟孙悟空;论力量,他不如二徒弟猪悟能;论勇气,他不如三徒弟沙悟净。每一次被抓走的都是他,让诸神大费苦心地去营救的也是他,他好像是一切困难的源泉。虽然表面上看唐僧似乎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但他却拥有率领团队走向成功的品质——一颗坚如磐石的.佛心,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正是他的徒弟们所不具备的,同时,这也是支撑唐僧成为团队领导者的理由。在取经路上,当团队遇到诱惑时,不管面对的是享用不尽的金银珠宝,美丽豪华的宫殿还是拥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容的美人,唐僧从来都视而不见,只是低下头轻声念经。孙悟空起过回花果山的念头,猪悟能转过回高老庄的心思,连忠心耿耿的沙悟净也曾同意散伙,只有唐僧,从不动摇,一心向佛。所以,唐僧能取回真经,靠的就是一颗坚定的心,一份坚定的信念,也正是这份信念带他走向了成功和辉煌。
如唐僧一般拥有坚定信念的人,在近代也有不少,比如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张海迪。她五岁时患上了骨髓病,病魔把她禁锢在了轮椅上,但她为了得到知识,没有放弃学习。张海迪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定,每天背熟10个单词,如果背不全,就狠狠咬几下自己的手指。除此之外,她还学会了用镜子反射的方法来看书,并自学了小学、中学课本以及四个国家的语言!张海迪被喻为“坐轮椅的姑娘”,她为了得到知识,为社会做贡献,不惜一切想方设法地去学习,而支持她的,正是她内心坚定的信念和对知识的渴望。
拥有一颗坚定的心和一份坚定的信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如果一个人拥有一颗坚定的心,即便没有一个帮手,他也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一颗坚定的心,就是有再多的支持者,他也无法成功。
《西游记》中,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无限接近原点,去完善自己,这也是唐僧的信念。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佛也不能。人们只能去尝试着无限接近完美,去回归真正的自我,去放下杂念,去体会世界。而对于唐僧,空既是色,色即是空,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只要拥有一颗坚定的心,一份不变的信念,我们一定都可以在通向完美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接近成功!
读《西游记》有感7
当我读完《西游记》,几乎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书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团结、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深感佩服。到现在我仍然很难想象,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他们竟然徒步而行,更令人惊愕的是,八十一个劫难,他们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的本领,唐僧师徒就能安然脱险,来到灵山大雷音寺求取真经吗?不,不是的,他们靠的.是勇敢、团结、百折不挠的取经精神,猪八戒、沙僧、孙悟空的奋力拼杀,唐僧在妖怪面前面不改色的胆识和坚定的取经信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取经获胜的法宝。
想想唐僧,再想想自己,真是天壤之别,看看秤,76斤了,下定决心要减肥,从星期一开始每天做仰卧起坐50个,跑步3圈,可是,仰卧起坐才做了20个,跑步才跑了1圈,我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对自己说,明天再一起补做,一拖再拖,拖到星期天,又对自己说:“下次再减肥吧!”接着一切照常,还是天天吃饭、睡觉,压根儿不再提减肥的事儿,怪不得表姐说我这是“三分钟热度”呢。哎,为什么总是不能坚持到底呢?当我看完这本书时,下决心要想唐僧那样有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事再也不半途而废了。
读《西游记》有感8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西游记》这本书并深深地喜爱着它,谁叫它的人气那么高呢?
《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可谓老少皆宜,特别是受到广泛青少年的追捧。这本书不仅被改编为电视剧,还拍成了动画片,更扩大这本书的影响。现在只要电视台再播《西游记》时,我们就知道暑假又来了!
记得小时候傻傻的我经常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妈妈总会指着我手里捧着的连环画说:“你就和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时的我信以为真,竟无知地认为自己是多么厉害的存在。但妈妈看到我那肥嘟嘟的样子,就取笑我说:“我看你啊就是猪八戒转世!”当时我被气得几天都没有理睬妈妈。我不喜欢猪八戒,虽然他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憨厚老实,也敢和妖精们战斗,而且很多脏活累活都是他来干。但那时他总是偷懒,爱占小便宜,好色,一心惦记着高小姐,他还经常挑唆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尽了苦头。其实我也没有多讨厌猪八戒,只是不喜欢别人说我长得像猪八戒而已。
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勇敢、乐观、聪明机智、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欢迎了!他天不怕地不怕,曾经大闹天宫,还敢和如来佛叫板。他总是能火眼金睛看透一切,战胜各路的`妖魔鬼怪。不管妖怪怎么聪明,他总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最后的胜利!孙悟空是中国人民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英雄的化身。
唐僧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道难关,历经万千的困难险阻都没有为之屈服,而是勇往直前地继续战斗下去,最后取得彻底的胜利。再看看我,总是遇到一点困难就临阵脱逃一点持之以恒的毅力都没有。我应该要学习他们那种锲而不舍的乐观精神,艰苦奋斗,长期坚持,不轻言放弃。
《西游记》这本书充斥了我的整个童年,它伴随我一起成长,使我受益匪浅!
读《西游记》有感9
自古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课余时间里我读了许多的书籍,如:《昆虫记》《柳林风声》《三国演义》《水浒传》《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明朝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是一本神话小说,也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与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一起在取经的路上不畏艰险,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挫折,最终修成正果,取得真经的故事。
四人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师兄孙悟空,他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火眼金睛能第一时间发现各路妖怪,同时孙悟空也很乐于助人,他救出了宝象国被妖怪捉走的公主,最重要的是他机智过人,每次遇到困难都能化险为夷。
唐僧执着取经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二师兄猪八戒,他天天背着个大耙子,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憨憨的样子有时也挺可爱的,就是好吃懒做了点。沙师弟整天挑着沉重的担子,他的`性格就是老实厚道。他们每个人都有鲜明的特点。师徒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而他们的短处也提醒我们要反省自己。
在学习的路上我们要像唐僧一样执着,遇到困难要像孙悟空一样随机应变。
读《西游记》有感10
上学期,老师布置我们读《西游记》,暑假开始,我又重温一遍。最近看的章节是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回,也就是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的故事。
这三回中讲到唐僧师徒四人来到镇元大仙的`五庄观上,大仙有事赴会去了,让童子招待他们。贪吃的八戒得知观里有“人参果”,可以延寿,便让孙悟空背着师父去偷,每人一个吃完后,八戒还想再吃,吵着让孙悟空再去偷,却被童子听到,大骂他们四人。孙悟空气师父被骂,竟然将人参果树推到了。童子把他们关起来,没想到孙悟空使法又逃了出去。等镇元大仙回来了,又把他们捉住,要他们赔树。于是孙悟空云游四方,终于在观音菩萨那里找到了治树的方,树复活了。
刚读的时候我觉得就是因为八戒非常贪吃,结果走漏风声,使师徒四人都被连累了。这是一个大缺点,要不得。读到中间的时候,我想:孙悟空也太能惹祸了吧,他虽然勇猛、明辨是非,但却改不了他的急性子,在挨骂和被冤枉的时候,沉不住气,因一时冲动,结果招惹了不必要的麻烦。
看到最后一部分时,我又想,孙悟空还是挺有办法的,它云游四方,最终求到了治好树的方子。我小时候有一次故意把拖鞋扔到楼下没人住的院子里,因为以前看到过一些爷爷在池塘边钓鱼,所以灵机一动,在长线底下栓个钩子,把鞋子勾上来了。虽然闯了祸,但还是把问题解决了。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多学些本领,遇到难题不也是能够解决的吗?
读《西游记》有感11
我最喜欢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但是我最爱读的是《西游记》。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智过女儿国。因为猪八戒不但爱贪玩还很贪吃有一次八戒,一行人到了女子女国去休息,没想到公主是一个妖怪,想把唐僧吃了。
在行驶的路上,他们有些口渴了,所以喝了子母河里的水那里的水是 怀孕水只让女子一喝几天后就能怀孕的.。八戒让大师兄去打水喝过后他们一行人便全是大肚子了。
唐僧本来就手脚不灵活,喝过怎么喝怀孕的时候手脚更不灵活了?我与公主一人大战300回合。
最后输了唐僧被关在地牢里出不来了悟空来救她可是悟空让师傅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悟空是千里能看出谁是妖怪?谁不是妖怪?而唐僧是肉体,凡胎不能看出来。
悟空说只要你以后不在念金箍咒,我就我就不管你了。
说完悟空就走了。
我非常喜欢这部动画片和书籍你们要是喜欢也可以去看一看。
读《西游记》有感12
《西游记》这本名著可谓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最后他们四人取到了真经,顿时传为千古佳话。
整部的西游记充满了敢闯敢拼的大无畏精神和侠胆义肠。
我从书中的三打白骨精里真正知道了孙悟空的内心和外表:他的内心是一个不会忘恩负义的人,虽然师傅错怪了他,但是他还是去救了他的师傅,并不会因此而记恨,从他的外表也是如此。我又从他们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途中知道了猪八戒,它是一个贪吃爱睡,有点好色的人,容易上别人的当,但是如果唐僧或其他师兄弟遇到了困难,也能出一把力来帮助他们。沙悟净非常忠厚老实,是一个非常听从大师兄和师傅对他的教导的人。白龙马虽然在书中不是很引人注目,但是他是一个在主人们遇到困难时,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解困难,不怕苦,不怕累。
书中,不管是行侠仗义、机智多谋的孙悟空,好吃懒惰的猪八戒,憨厚老实的沙悟净,帮助主人的白龙马,还是心地善良,却对妖人不懂分辨的唐僧,还是各显神通的神仙和诡计多端的妖魔,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如此亲切,如此可信,如此的活灵活现。
在《西游记》中,它的主线围绕惩奸除恶的思想,唐僧为了拯救世人而去取经;孙悟空为报救命之恩而助唐僧一臂之力,猪八戒也有敢作敢为的勇气,沙河尚则是任劳任怨的工作。虽然四人之间矛盾不断,但在四人共同的努力下经过长时间的跋涉终究达成了此行的目的。虽然这些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表述,但这些好品德,好思想就应该在不经意见说给孩子听,虽然听到的是故事,但在年幼的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虽然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我想当今社会还是很需要这样的精神的,对身边的种种恶事不理不采,看见老人行动不便不上前搀扶;看见老弱病残不积极让座;看见人家钱包被偷视而不见;看见小孩落水见死不救。这样的世界也太过残酷了吧!我们是否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那位老人总希望有人依杖,不至于举步为艰;生病的人总希望有地方暂做休息,不至于身虚体弱;丢失财物的人期盼有人告知,不至于劳作的成果丢失;落水的孩子渴望有援助之手,不至于命丧黄泉;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给予他人一些关怀,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许这些你不在意的举动,在被你帮助的人心理恰似冬日里的阳光一样温暖。
虽然四大名著已不在是现在孩子们的必读文著了,但它们所提倡的精神却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就算时代再变,我想这种惩奸除恶、救死扶伤的精神将会随着这些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去,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时期这些都是人们所应有的好思想、好精神。就象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未来的世界将象人们期盼的那样成为一个大同的世界。
读《西游记》有感13
我是玉帝,不错,我活在《西游记》中,住在天庭里,今天才抽出一点时间,从保险箱里取出一本《西游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我的天,刚开始就有一只石猴从石头里蹦出来,这力气不同凡响。原来那日从这儿冒出的几缕青烟,就是那只小石猴蹦出来了。难道那泼猴坚硬的身子就是这样练成的?看来这小石猴为了脱身,想必是经历了好几千年的磨砺,我也想去历历劫,说不定法力可以更高一层。
虽然佩服那小石猴,可又想到去年那猴儿大闹蟠桃宴,害我连蟠桃都没吃上。我双眼开始喷火,攥紧了拳头,旁边的桌椅也开始晃动。如果观音菩萨把五指山再压重点,多贴几张符,那猴儿就不敢这么嚣张。
话又说回来,那泼猴打白骨精打得可真溜,这还得托他火眼金睛的'福。太上老君炼丹炉果真是个好东西。老君本想教训下这泼猴,没想到他本就是石头做的,燃点还没石头高,当然化不了,阴差阳错啊。好想收石猴做个助理。下次他来天庭,可不会再让他做个弼马温了,有这等本事的人要好好为我天庭所用。
这个八戒,本玉帝三番五次地找美貌的女妖精迷惑他,每次都要上当了,总是有悟空帮他化险为夷,有悟空这样的朋友,是他的福气。他好吃懒做,好在本质不坏,对师傅还算忠诚,封他个净坛使者,好好培养,还是棵好苗子。
沙和尚,后勤做得非常好,任劳任怨,还忠诚。下次旅游的时候可以带上他,不说别的,那几箱行李就解决我的一大难题。
唐僧那个傻乎乎的和尚,虽然没什么本领,但是带领团队的能力还是有的,四人团结一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真经。改天跟他切磋念经。
虽然一路上都是妖魔鬼怪在作祟,但他们斗智斗勇,各自取长补短,终于成功取得胜利的果实。所以,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消除自己的妖魔,百战百胜,认真细致地钻研功课,将来也能取得自己想要的胜利的果实。
“玉皇大帝,吃饭喽!”糟糕,我怎么神游了,吃完午饭,本“玉帝”就要去学校打江山了,欢迎大家来到天庭做客哟,位置已经通过微信发给你了。再见!
读《西游记》有感14
编者按:《西游记》是一个神话传说,值得同学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西游记》是一本非常有趣味性的小说,令我印象深刻。该故事详细地讲述了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和仁慈善良的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整个《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要保护好唐僧的安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取经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可师徒四人全然不惧,聪明勇敢的孙悟空勇往直前,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他还会借助外力,请来各路神仙一起降伏妖怪。
最后,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为大唐取得了真经。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
通过阅读《西游记》,我可以学习到孙悟空的勇敢与坚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勇敢面对困难与挑战,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成功。
读《西游记》有感15
只要是中国人一定都读过一部小说,或看过由这本书拍成的连续剧——《西游记》。这本书是以唐僧为师父,和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三个徒弟为主角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的真实事迹,运用了许多美词佳句,生动地加入了无数人的创造、取舍、增删、修改、加工,写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部《西游记》。
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后来观音菩萨派金禅子转世的唐玄奘西天取经,孙悟空被唐僧收为大徒弟,陪同师父取经途中唐僧又收了猪八戒、沙和尚两徒弟和一个坐骑白龙马。于是,三个徒弟和白龙马一路保护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了西天取得真经。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是一个不避艰险、忠勇双全的正义人物,为西天取得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优点挺多:——忠实,他曾经赌气离开过师父,却因实在放心不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师父,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师父身边,保护师父西行取经。——勇敢,一路上那些妖魔鬼怪基本上全是孙悟空给消灭的。他上刀山下火海,上天入地,所向披靡,无所不能。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这些脍炙人口故事里都有孙悟空勇猛的表现。——勤快。孙悟空常常主动帮师父化斋,不像猪八戒总想着怎么偷懒,师父遇到困难了,孙悟空不辞劳苦及时相助。——机灵。早年孙悟空上山拜菩提祖师学艺时,有一次因为祖师要教他一些法术他
不学,惹恼了祖师,祖师当时打了悟空三下,背着手走进屋里,关上中门。孙悟空竟一下悟到祖师给他出了道哑谜,而谜底是三更时分叫他到祖师房里,于是他学到了许多别人没学到的'本领。孙悟空的机灵还使得他在陪师傅取经途中,一路上不仅和妖魔鬼怪斗勇而且还斗智,把许多艰难险阻都化险为夷了。
读了《西游记》,我不仅认识了孙悟空以及猪八戒、沙僧和唐僧,还学会了许多道理,比如要学会团结一致,要学会舍己为人等等。这也许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魅力。
【读《西游记》有感】相关文章:
小学生西游记读后感08-25
读《活着》有感09-01
读《心态》有感09-01
读《简爱》有感09-06
读《美术》有感09-07
读《爱的教育》有感08-15
读《手斧男孩》有感08-25
读《正面管教》有感09-06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