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脉动》观后感

时间:2025-08-30 09:15:22 观后感

《地球脉动》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脉动》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脉动》观后感

《地球脉动》观后感1

  从昨晚的热烈讨论中足见有许多人在关心,也在身体力行环境保护的事情。这当然值得褒奖。

  但是我总觉得,这个问题在根儿上就不是那么方向正确。

  保护这个词,从来都是用在强者与弱者之间,从来都是大的保护小的,强的保护弱的;环境是什么,他/她/它为什么需要你的保护?环境是比我们弱还是小?

  这样的说法,根本上是人们借科学理性狐假虎威。因为手中的科学,就以为自己可以掌控环境,破坏了环境,然后在修补环境。美其名曰保护环境。伪善的人们哪……

  其实,环境问题的凸显,是在人们眼见身边的`环境今天不似昨天,今天糟糕甚于昨天,身体的某个部位昨天好好的今天就疼了痒了变样了,才开始抓后脑勺了,人就是这么短视与近视。

  人们为了环境做点什么,不是保护环境,而是保护自己。自我保护从来都是人第一位的事情。所以无论你借环保的名义做了什么都没有那么大公无私。

  关于环境问题,人不改变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态度,不理清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无法改善环境恶化的状况的。

《地球脉动》观后感2

  看完《地球脉动》这部电影,中间有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段中有一个刚出身不久的小鹿,它那种坚韧的意志,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有一群鹿在河边喝水。突然,有一只狼打破了这安详的画面。鹿群开头分散。有一家三口成为了狼的捕猎对象。一开头,一家人手拉着手,丝毫没有向恶狼投降!就在这时,鹿一家似乎发生了争吵,鹿分两路,一队是鹿妈妈和鹿爸爸,一队便是刚诞生不久的小鹿。恶狼急中生智,朝着小鹿追去。小鹿不甘示弱,使出了吃奶的劲。它那四条又细又短,毫无力气的小腿像离了弓的箭似的,飞速地向前奔跑。双方各有各自的优点,鹿和狼的距离忽远忽近,同学们的`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经过几分钟的你追我赶,小鹿快跑不动了,但是它依旧在前进。这是小鹿不是在与狼挑战,它更是在和自己的生命作斗争。狼乘胜追击,把小鹿捕获了。最终,小鹿成了狼的美餐……虽说弱肉强食是动物世界里的自然规章。但是看到这只小鹿奋勇地为生命奔跑,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想到我们人类正在一步步地破坏生态环境,河流正在枯竭,森林正在削减,冰山在渐渐溶化,到时该有多少无辜的生命被葬送?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富有人的情感。我们是不是更应当爱护动物呢?

  电影中小鹿,虽然它最终被狼吃了。但是,它那对待生命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看看小鹿,像是一个刚诞生不久的小婴儿,鹿在十万火急的状况下,仍不向恶狼屈服。在回头看看我们人类,想到还有许多人为了一点挫折就放弃自己,甚至放弃生命,我们是不是该思索一下?

《地球脉动》观后感3

  就在昨天,我们看了一个很好看科教影片——《地球脉动》。听唐老师说这部影片可是获了很多国际大奖,观看了以后,果然精彩绝伦!电影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精美,每一秒钟都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片段都那么紧张刺激,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感叹电影不可思议!

  里面有一个场景是介绍鹿群生存经历,可怜小鹿最终还是让大灰狼给吃掉了,同学们看上去都很讨厌狼,因为狼太残忍,就连很小鹿都不放过。我也不例外,真想上去帮小鹿一把啊!

  电影里面还介绍了南极冰川企鹅。企鹅个个憨态可掬,张开翅膀,昂着头像个绅士一样走来走去。更让我们敬佩是,企鹅妈妈很勇敢,因为小企鹅要在冬天才能孵化。在孵化过程中,企鹅妈妈要一直守候在蛋宝宝身旁,相信企鹅妈妈要在南极受冷受饿,我就觉企鹅妈妈特别勇敢无私。

  动物们真是充满活力与激情,只要好好观察就一定可以看到许多美妙东西。原来我们地球这么美丽,大自然如此神奇,科学真是他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体会到其中奥秘!

  也许你会问科学是什么?也许你会和我同感,科学为什么这么神奇,那么就来看看《地球脉动》这部电影吧,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地球脉动》观后感4

  地球是我们唯一生存的地方,他无时无刻地养育着我们,让各种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给地球带来了生机。

  从被挤到南极,我在北极看到了企鹅和北极熊在-70℃的低温下生存。企鹅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成群在一个地方缩在一起,而北极熊一直生活在洞里。在许多地方,即将到临冬天时,许多动物都向南迁移,从高数往下看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就像一个小小的芝麻在移动,在迁移的过程中,它们都在随时警惕着。生怕被身边的某个狮子盯住。所有的.动物在没到达目的时,都遇到许多危险,看,一个羚羊被狼追捕着,一开始羚羊可以逃离被吃的魔爪,但是羚羊还是逃不过被吃的命运。一群大象正在沙漠上找水,面对又累又渴的情况下,他们继续向前走,找到水源,不幸大象们的眼睛被灰尘覆盖了于是有一些小象跟妈妈走失了。幸运的大象最后终于找到了水源,在河流中嬉戏玩耍。

  在茂林丛林,里面居住着几百种昆虫鱼鸟类们,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杨宇这个儿女。

  在海洋里,鲨鱼是一个凶猛的鱼类,看到它吃掉一个海狗,但海狗没有一下子被吃掉,他灵活的地游到别处,但鲨鱼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这时,就上演着灵巧与力量的斗争。

  说了这么多,感觉世界上的万物都必须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没有了地球,就没法让生物沈村,也没法让人类生存。

《地球脉动》观后感5

  以前,我总觉得沙漠黄沙弥漫,水源稀少,除了骆驼外不会有多少动物,自从我看过《地球脉动2-沙漠篇》后,对沙漠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沙漠中烈日炙烤,狂风肆虐,几乎没有食物和水源,在这里生存需要超乎寻常的生存策略,这里的生物都身怀绝技……

  蜥蜴——沙漠舞王

  沙子在阳光的暴晒下变得很烫,一只蜥蜴立在沙堆上一会抬起右手,一会儿抬起左手,一会儿单手单脚,那种憨态太搞笑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沙漠之舞”吗?其实这只是它躲避高温的一种本能。

  拟步甲——倒立有水喝

  在沙丘上,我看到了拟步甲。大清早就出门锻炼,爬上高高的沙丘。对于它们来说,这沙丘可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了,而他们却还在坚持不懈地往上爬。沙漠里没水喝,它可以倒立很久,吸收空气中的薄雾,直到凝结在它外壳上的.露水一点点地流入它的口中,才能喝到水,不然过一会就要被太阳晒干蒸发了。

  蝗虫——对绿洲的灵敏嗅觉

  在沙漠中,只要有一片水,那些休眠的植被就会被唤醒,可以换来整个绿洲。然而最先察觉到这一切的当然是蝗虫了。绿洲被蝗虫军团啃咬,最终还是荒野一片。

  蝙蝠~蝎子大战——胜者为王,败者为食

  蝙蝠视力不好,但可以用它超强的听力寻找蝎子,蝎子看到蝙蝠的瞬间向外逃窜,蝙蝠向它下方扑去。蝎子用它巨大的钳子夹住蝙蝠,同时蝙蝠用它尖利的牙齿咬住蝎子,蝎子被咬得疼痛难忍,露出了尾巴上的必杀技-螫刺,它在蝙蝠头上刺了好几下,而蝙蝠并没有死,反而更加猛烈地发起进攻。其实蝙蝠是很痛的,但他为了食物也是拼了。最终蝙蝠赢了,蝎子成为了蝙蝠的囊中餐。

  狮子——团队合作

  一群狮子合力捕捉一只长颈鹿,一头狮子是没法完成的。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但依旧需要团队合作。

  平原马和非洲象——不停迁徙

  沙漠中的哺乳动物,在食物和水源日渐匮乏的情况下,唯一的求生方式就是不停迁徙,寻找新的资源。

  在水资源如此匮乏的沙漠中,其生存的法则就是团队合作、适时迁徙和拼劲全力争夺食物,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本能。动物都可以有多样化的生存策略,更何况人类。这么一看,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想办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地球脉动》观后感6

  生存的法则是什么?是迷惑敌人,还是隐蔽自己?NO!《地球脉动》这部纪录片告诉我:生存的法则是速度和耐力。

  在《地球脉动》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头狼对一头和妈妈走散的小驯鹿穷追不舍。那头小驯鹿拼了命地快速奔跑,只要他可以坚持跑1000米,狼就会放弃。这注定是一场速度和耐力的较量战争。可是最终那头小驯鹿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这也意味着他将会走向灭亡。果不其然的,狼最终扑到了驯鹿的身上……看到这我不禁想着:如果那头驯鹿能够一鼓作气坚持下来,狼也会就此放弃,也许就不会有这场悲剧的发生。

  是啊!速度和耐力都是生存的法则,生活中也不正是如此吗?那次跳绳比赛,练习集体跳的我因为站在最后,而那位甩绳的学生又甩的很高,所以我跳的有些吃力。“一、二、一、二、一……”口号又喊了起来。我心里想着:为了班级,为了集体,我要坚持!“啪”,绳子打了下来,我便再次跳起,我跳过去了!事实上,我跳过去的不只是绳子,还有一道催我放弃的坎儿,还有成功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是的,生活中既需要耐力,又需要坚持。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催开希望之花,结出胜利之果。

  《地球脉动》这部电影让我知道生存的法则是速度与耐力。同时他还让我体会到成功的法则是努力与坚持,只有努力与坚持共存才能成功。

  地球脉动观后感就在昨天,我们看了一个很好看的科教影片——《地球脉动》。听唐老师说这部影片可是获了很多国际大奖的,观看了之后后,果然精彩绝伦!纪录片的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精美,每一秒钟都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片段都那么紧张刺激,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感叹纪录片的不可思议!

  这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场景是介绍鹿群的生存经历,可怜的小鹿最终还是让大灰狼给吃掉了,同学们看上去都很讨厌狼,因为狼太残忍,就连很小的鹿都不放过。我也不例外,真想上去帮小鹿一把啊!

  纪录片里面还介绍了南极冰川的企鹅。企鹅个个憨态可掬,张开翅膀,昂着头像个绅士一样走来走去。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企鹅妈妈很勇敢,因为小企鹅要在冬天才能孵化。在孵化的过程中,企鹅妈妈要一直守候在蛋宝宝的身旁,相信企鹅妈妈要在南极受冷受饿,我就觉的企鹅妈妈特别勇敢无私。

  动物们真是充满活力与激情,只要好好观察就一定可以看到许多美妙的东西。原来我们的地球这么美丽,大自然如此的神奇,科学真是他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奥秘!

  也许你会问科学是什么?也许你会和我同感,科学为什么会这么神奇,那么就来看看《地球脉动》这一部纪录片吧,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地球脉动》观后感7

  大家看过《地球脉动》这部电影吗?假设没看过,那也没关系今日我就向你们介绍一下我看这部电影最令我难忘的片段吧!

  最令我难忘的片段是:在一片漂亮的的海里,有猛烈的鲨鱼、奇形怪状的鱼和一些活蹦乱跳的虾子们等,突然鲨鱼从海里窜了出来只见它那嘴里的.锋锐的牙齿紧咬着始终小海豚,小海豚也试这摆脱,但最终还是被鲨鱼大作美食享用了,望见这样残忍的画面我想:要是没有鲨鱼就好了,这样海里的小动物能逍遥自在的生活了。随后转念又想:假设世界上没有鲨鱼,那生态就会不平衡了,再说了鲨鱼翅一些海里的动物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假设鲨鱼不去捕食一些动物吃,它们就会饿死。因此我知道了动物世界里有善也有恶,假设世界上没有了狼、鲨鱼这些猛烈的动物存在世界,那么世界就会失去生态平衡,那些食肉的动物去吃一些鹿羊等动物,这就是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无论是那些猛烈的动物还是弱小的动物,我们都应当去爱护,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漂亮。

《地球脉动》观后感8

  在现代生活中,人类已占据地球,开始改变自然、破坏自然了。有些时候,我们觉得有千千万万个理由可寻,但是,自然又是怎么想的呢?

  在这部影片中介绍了许多不同的环境与生活在环境里的物种,水豚、江豚、 凯门鳄、美洲豹……现在,就让我们站在地球的另一端来看看动物们的生活吧!

  不容小看的玻璃蛙

  在热带雨林中,处处存在着危机,比如说尺寸迷你、只有普通人指甲盖那般大的成年雄性玻璃蛙,任何一只昆虫都能轻易杀死它,甚至是一只比它大一点的蟋蟀!可它不能独自逃走,它还有自己的孩子——那些黏在叶子上的卵。这时,黄蜂们来了,它们被它身上的花纹迷惑后被玻璃蛙驱赶,只吃掉了一些蛙卵,大部分小蛙能活下来。

  了解海鬣蜥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一群海鬣蜥,它们看似十分生猛,但性格十分温顺,以海里的水草为食,它们能在海水下深30多米的地方进食,半小时后上岸"晒太阳",小鬣蜥以叮在成年海鬣蜥皮肤上的苍蝇为食,可如果苍蝇赶不跑的话,成年海鬣蜥的鼻孔里便会喷出水柱把苍蝇吓飞走,别看海鬣蜥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整天除了吃喝排泄就是睡觉。

  可它的童年是十分艰辛的,特别是它的出生,就是一场灾难——淘气的小鬣蜥一出生就十分好动。让它的天敌游蛇发现了它,顿时,数十个脑袋从不同方向探出,一条游蛇向它逼近,它和幼小的海鬣蜥四目相对。突然,小鬣蜥撒腿就跑,游蛇们紧随其后,小鬣蜥终于跑到了成年海鬣蜥的身边。可它的弟弟们可没那么幸运,有一只海鬣蜥趁游蛇们不注意跑走了!

  可在即将逃离"死亡地带"时被缠住了,结果几条游蛇因过于放松一不小心又放出了它,去追踪时发现自己和同伴缠在一起了!小海鬣蜥成功逃脱,它的哥哥蹭了蹭它,好像是在安抚……

  我的感想

  这部影片背后却很值得令人深思,现在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愈发恶劣,这告知人类一定要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才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健康。

《地球脉动》观后感9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两极之间的奇妙之处和壮憾的景象。如南极的.冬天雪花飞舞,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上百只企鹅摇摇晃晃的向前走去,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们的蛋。那时我就想希望企鹅宝宝快快出世,这样就不用妈妈再辛苦的带它们。其它还有很多:比如动物寻水源、大鹿群迁徙、野狗巧捉鹿等。

  大鹿群迁徙————播放时我被吓到了,因为从上面汪下拍,鹿群密密麻麻的像小黑点,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那个景象实在是太壮观了,上千上万只鹿羊都一起迁徙,但是迁徙不是都一帆风顺的,几只饿狼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向它们走近。这时我心砰砰跳动,希望狼不会得逞。狼瞄准时机嗖地冲了出去,鹿群被这突如其来的危险惊恐万分,整齐的队伍也立马解散了。狼群向幼鹿追去,它们的目标是幼鹿,果不其然有一只幼鹿落单了。

  狼群用尽全力追补。这将是一场速度和耐力的较量,跑了好久好久,我以为小鹿会慢下来,但出乎意料,小鹿速度丝毫没有慢下来。这时我心中为它鼓劲,小鹿,加油啊,可能过一会狼就半途而废了,小鹿加油啊,生死之别就在一念之间。

  最后小鹿还是被狼追到了,但我觉得它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敬佩!

《地球脉动》观后感10

  《地球脉动II》,是BBC团队耗时4年时间打造的自然类纪录片,涵盖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城市,40个国家117段旅程,足迹遍布全球,以自然生物的视角展现了人们所不熟知的地球。纪录片展现自然奇观与生命奇迹的同时,自然哲学贯穿始终。目前,豆瓣评分已高达9分。

  该片的推出,距离《地球脉动I》已相距10年。10年时间发生了太多变化,10年前你可能都不知道雾霾这个词,而如今雾霾是一种天气现象。10年前我正面临毕业一场场的跑招聘现场,10年后已婚已育,沿着普通人的路径前进。10年前我们的世界是怎样,我们的自身怎样,现今又是如何的一种状态,这其中的变化可能是翻天覆地,也可能是10年如一日,但岁月镂刻的印记必定清晰可见。我们在关注自身、关注人类社会之变化时,我们的地球,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间隔10年才推出的《地球脉动II》,正是为了凸显这一重要的主题:变化。《地球脉动II》共六集,每一集都在阐述这样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生态系统内其它动物们生活的变化。在这部纪录片中,你会看到,所有动物们都在为了生存而奔走、突破极限,在变化中妥协、适应,终其一生。

  《地球脉动I》由于技术的限制,给观者以“上帝的视觉”。这种视觉是第三者的旁观,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冷静,一种与己无关的猎奇。《地球脉动II》借助新技术的使用,如4K摄像机、远程遥控摄像机等,加之BBC团队一贯的高水准制作,以动物的视觉展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观者不仅仅是观看,而是走进了动物们的生活,能够将人类自身与动物们放在同一个平行面去思考共存的问题,能够感同身受动物们的每一场经历、每一次遭遇、每一次挣扎。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看待世界的角度、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海鬣蜥一出生就遭遇游蛇群的捕杀,必须要躲过饥饿的蛇群,才能与族群汇合,获得生存的资格。这是一场剿杀,一场生死较量,场面堪比刻意渲染过的好莱坞大片。对于幼小的海鬣蜥而言,破壳而出的瞬间便意味着死亡的随时降临。即便如此,依然为了生存奋力躲避。生存是一种本能,但这种本能却无法不让人动容。

  雄性信天翁在小岛上默默的等待分离6个月的伴侣,一天、两天、三天...孤独的守望,直到雌性信天翁的出现。看着相别已久的`伴侣,雄性信天翁竟害羞起来了。那一刻,我也跟着笑了。整个等待的过程我一直很紧张,生怕信天翁等不到伴侣会孤独一生,也从来不知道动物们可以如此的长情。

  企鹅父母为养育后代,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历经激流险滩,跋涉了八十海里的企鹅爸爸,不小心受了伤,血染红了羽毛,带着一肚子食物蹒跚着回家,将肚子的食物喂给早已饥饿难忍的幼仔,而夫妻间简单的点头示意后,企鹅妈妈又开始了同样的捕鱼旅程,如此循环。受伤还算一种幸运,每一次的出发都是前途未卜,不知是否还能回家,然而每一次都毅然决然的启程,从不退缩。

  从这三个片段中,我看到了关于生存的本能,更看到了爱和责任。片中的每一种动物都值得你去认识和探究,所有的萌点和泪点也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和体会,而我不想更多剧透。

  如果说人类开始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理解的方式,那么这部影片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演绎更加深了这样的理解。这部影片让观者,至少于我而言,更加直观的看清了人类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在大自然这个微妙的生态平衡系统里,动物与人都是一样的生命,每一种生灵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生灵们向大自然的每一次伸手冥冥之中都是有计量的。其实这样的观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现今人们面临自己的压力,每个人都努力去获取,想让自己过得更好,就很容易忽视掉这些问题。

  小时候,喜欢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有时恶作剧般将蚂蚁的途经路线用小棍子划掉,然后看着找不到回路的蚂蚁四处乱窜,非常惊奇与满足于自己的发现。而今想来,他们只是在努力储备过冬的口粮,与我们任何一个人努力工作的样子,别无异样。

  最后,要致敬BBC团队,这个光靠情怀就可以上位的年代,他们却在用生命拍摄。无疑,拍摄纪录片是一项伟大的工作。

《地球脉动》观后感11

  《地球脉动》是BBC在20xx年制作的纪录片,耗资800万英镑。在当时,这是BBC拍摄成本最高的一个节目。节目组花费了5年时间,动用130人的团队,走遍62个国家拍摄完成。并且第一次采用了当时最高端的高清摄像机,以及军方发明的空中摄影机。在当时来看,这部片子是革命性的。

  《时代》杂志对这个节目这样评价:

  无论是出于高尚还是卑劣的理由,这部电影都无可挑剔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当年革命性的拍摄技术,现在看来已经不值得一提。而且随着气候变暖的影响,十年中地球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于是,BBC拍摄了《地球脉动》的第二季。

  第二季《地球脉动》中,节目组又动用了最高端的拍摄设备,4K摄影机、无人机以及遥感摄影机。只为了捕捉最真实最美丽的画面。甚至每一帧都可以截做壁纸。

  由于制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捕捉到非常精致的画面以及有趣的故事。

  除了感叹造物主的伟大,这部纪录片还传达了人类需要的反思。

  由于人类,许多生命正在消失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山脉积雪融化,一些动物们的冬眠期缩短,它们的'食物也因为气候导致变少,人类造成的物种入侵导致的生态平衡破坏等等。

  怀着敬畏的心情,以人类的渺小接受这种震撼,看其间包含的万物万态,领略伟大和生存的意义!

《地球脉动》观后感12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似乎铺向天边,从远处观望这幅画卷,似乎是一片死寂,但当你置身其中,你就会理解到生生不息的真正含义。行星地球之大平原,正是要把这种生生不息展现在你的面前。

  大平原生生不息的根本,是一种卑微而又伟大的生命——草。

  草是卑微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们只是默默地生长,却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养育了地球上最庞大的生命群落。草是伟大的,不仅因为他们能够在从热带到极地的任何环境中生存,更因为他们懂得把生命的根源交给泥土,即使被大火化为灰烬,当阳光和雨水充足时,又可以重新绵延万里。正因为如此,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狮子和雄鹰永远不能成为大平原的主宰,大平原的世界,是属于草的。草给了大平原生命,而动物们,让这个生命变得多姿多彩。

  正值旱季的蒙古大草原上,草开始枯黄,草枯鹰眼疾,这是雄鹰捕食的最佳时机,它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锐利的眼睛紧紧跟随着下方的猎物,蓝天下,浩浩荡荡的蒙古瞪羚大军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迁徙,在需要休息时,他们会利用野草隐藏自己的身躯。

  然而灾难并非来自天上的雄鹰,熊熊火光冲天而起,瞪羚四散奔逃,雄鹰在草原上的窝同样难逃一劫,无情的大火将草原和老弱的动物化成了灰烬和骨架,不过不必担心,大火过后,新的野草会如同涅磐的凤凰,在焦土中重新绽放自己的生命。而年轻的动物们也会开始新的生活。旧生命毁灭了,新生命诞生了。这就是新陈代谢,大自然变化的最普遍规律,看似残酷,却是这草原世界生机勃勃的真正原因。

  一场风暴席卷非洲的稀树大草原,这不是空气的流动,而是十五亿红嘴奎利亚鸟的飞行形成的大风。这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鸟类。他们是草籽的主要消费者。而茎和草叶,则养育着数百万的羚羊和角马。野牛也在这里吃得胖胖的,强壮的身躯使食肉动物对他们望而却步,但他们却躲不过贪婪的人类,大量的猎杀使他们曾经下降到不足1千的数量,要知道最初可是几百万头。真的很奇怪,在如此纯净的'天空下,如此纯净的草地上,为什么人类的贪心仍然不能被净化,难道大自然造出人类的目的,是为了毁灭自己吗?幸好文明终于战胜了野蛮,野牛的数量得到恢复,动物保护法拯救的不是野牛,而是人类自己。

  北极冻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冬眠的草儿破土而出,长途迁徙的雪燕把这里视为乐土。乐土面积有限,五百万雪燕不得不互相竞争领地,不过当面对危险时,他们仍然同仇敌忾,共同守卫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敌人并非什么凶残之徒。北极狐的样子可爱得让人忍不住想把它抱在怀里,不过可爱的它担负着养育宝宝的重任,没有雪燕的蛋和小雪燕,它的宝宝就不能度过接下来的严冬。北极狐似乎不是成年雪燕的对手,屡屡碰壁。不过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数不清的尝试后,它终于成功捕到一头小的雪燕。嗷嗷待哺的小狐狸很快把食物吃的一干二净,全不管母亲也饿着肚子。北极狐温柔的舔着小狐狸的软毛,目光中是无尽的慈爱。不知为什么忽然联想到,那些捕杀动物的凶残的人,对自己的子女一定也是如此的慈爱吧。

《地球脉动》观后感13

  为拓宽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对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近日,名泉小学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分批次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地球脉动》中的《岛屿》。

  《地球脉动》由英国广播电视中心公司(BBC)制作,是全球摄制成本最高的纪录片。第一季于20xx年首次播出,引起全球极大轰动。本次集中观看的'《地球脉动》第二季于20xx年11月全球首播,拍摄中全程运用超高清4K、无人机、远程控制等前沿技术,记录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反映出瑰丽背后全球环境日趋恶劣的迫切问题。

  12月6日至8日每日晚辅导时间,在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带领下,学生有序地进入学校多功能会议厅观看纪录片。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计数的生物以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学生面前。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也切身体会到地球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

  《地球脉动》中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和自然奥秘,等待着家长与孩子一起去探索。

《地球脉动》观后感14

  从昨晚的热烈讨论中足见有许多人在关心着,也在身体力行着环境保护的事情。这当然值得褒奖。

  可是我总觉得,这个问题在根儿上就不是那么方向正确。

  保护这个词,从来都是用在强者与弱者之间,从来都是大的保护小的,强的`保护弱的;环境是什么,他/她/它为什么需要你的保护?环境是比我们弱还是小?

  这样的说法,根本上是人们借着科学理性狐假虎威。因为手中的科学,就以为自己能掌控环境,破坏了环境,然后在修补环境。美其名曰保护环境。伪善的人们哪……

  其实,环境问题的凸显,是在人们眼见身边的环境今天不似昨天,今天糟糕甚于昨天,身体的某个部位昨天好好的今天就疼了痒了变样了,才开始抓后脑勺了,人就是这么短视和近视。

  人们为了环境做点什么,不是保护环境,而是保护自己。自我保护从来都是人第一位的事情。所以无论你借着环保的名义做了什么都没有那么大公无私。

  关于环境问题,人不改变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态度,不理清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无法改善环境恶化的状况的。

《地球脉动》观后感15

  生存的法则是什么?是迷惑敌人,还是隐蔽自己?NO!《地球脉动》这部纪录片告诉我:生存的法则是速度和耐力。

  在《地球脉动》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头狼对一头和妈妈走散的小驯鹿穷追不舍。那头小驯鹿拼了命地快速奔跑,只要它可以坚持跑1000米,狼就会放弃。这注定是一场速度和耐力的较量战争。可是最终那头小驯鹿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这也意味着他将会走向灭亡。果不其然的,狼最终扑到了驯鹿的身上……看到这我不禁想着:如果那头驯鹿能够一鼓作气坚持下来,狼也会就此放弃,也许就不会有这场悲剧的.发生。

  是啊!速度和耐力都是生存的法则,生活中也不正是如此吗?那次跳绳比赛,练习集体跳的我因为站在最后,而那位甩绳的同学又甩的很高,所以我跳的有些吃力。“一、二、一、二、一……”口号又喊了起来。我心里想着:为了班级,为了集体,我要坚持!“啪”,绳子打了下来,我便再次跳起,我跳过去了!事实上,我跳过去的不只是绳子,还有一道催我放弃的坎儿,还有成功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是的,生活中既需要耐力,又需要坚持。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催开希望之花,结出胜利之果。

  《地球脉动》这部电影让我知道生存的法则是速度与耐力。同时他还让我体会到成功的法则是努力与坚持,只有努力与坚持共存才能成功。

  《地球脉动》观后感三: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观看了科技电影《地球脉动》,主要写了北极熊、猎狗、黑斑羚、企鹅和食人鲨等动物。它们互相残杀,并且环境也很恶劣,地球遭到了破坏。我们一定要保护地球,保护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

  那些小草都因为环境的恶劣有的变黄、有的都枯萎了。《地球脉动》上面讲了许多的动物怎么捕猎,可是地球受到了破坏,许多的小动物们都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因此捕猎当然更困难。有一次,几只猎狗在捕杀黑斑羚。有一只小黑斑羚跟队伍走散了,猎狗的.目标于是转向了它,那只猎狗把它追到了河里面,因为猎狗不会游泳,所以它们只好在河的四周等待。过了一会儿,从森林的另一头传来一声叫声,这叫声表示已经抓到了猎物,猎狗们一听到就赶快跑回森林里,共同享受美餐。而这只黑斑羚安全了。鬣狗虽然很凶狠、很残酷,但它们的团体精神令我感动。它们这样做是因为地球的环境很恶劣,猎狗们实在忍不下去了,就去捕杀猎物。

  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保护地球,让地球没有互相残杀,多种植花草树木,多保护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

【《地球脉动》观后感】相关文章:

地球脉动观后感08-19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8-26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08-30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心得08-25

《妈妈》观后感08-16

《八佰》观后感08-29

深海观后感08-26

孔雀观后感08-25

灯会观后感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