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观后感

时间:2025-09-02 10:33:46 观后感

鸡毛信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鸡毛信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鸡毛信观后感

鸡毛信观后感1

  海娃是英雄,为了将信尽快交到张连长手中,历经了重重磨难,才取得了成功。这发生在《鸡毛信》这部电影中。

  《鸡毛信》这部电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年仅12岁的海娃接到任务:将一封十分重要的鸡毛信交给张连长。海娃坚定地说:“爸爸,你大可放心,我必须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说完,便赶着羊走了。可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不,就遇到了小鬼子了。海娃情急之下将鸡毛信用布条绑在了一个脖子是黑色的老羊的尾巴下头。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见了他说:“小孩儿你这个小八路。”海娃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不是小八路,我只是替人放羊的。”鬼子不相信,搜身,结果发现真没有搜出什么。就把海娃给放了。海娃掩着面笑了起来,可在这个时候鬼子的头要把羊带走,海娃连忙吹起口哨跑了起来。可是他没鬼子跑得快,就被他们抓了起来。之后,鬼子饿了把羊给吃了。海娃又冷又饿,筋疲力尽,多想睡一会儿。可是他想:今日不走,以后就没有机会逃啦。于是,他趁鬼子睡觉时,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最终把信送到张连长的手中,自我却疲倦的晕了过去。在这个时候,我感受到了海娃完成任务的坚持不懈,宁死不屈。

  我深深地沉浸在这部电影中,我为海娃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懂得了,此刻的完美生活,都是以前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要辜负这些英雄为我们的生活所做的牺牲,我们要好好珍惜。

鸡毛信观后感2

  《鸡毛信》讲了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它发生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那个小英雄是海娃,海娃生在龙门村,放了4年羊,是儿童团团长,一边放羊一边放哨。

  一天,鬼子进村,捉到了海娃,并吃了一只羊。夜里,海娃逃了出去,却丢了任务—把一封鸡毛信交给上级,当海娃发现鸡毛信时,却被鬼子抓到了,海娃急中生 智,把鬼子带到了一个只有龙门村的'人才能爬上去的小路上,结果被鬼子打伤了右臂,从而昏倒。但他终于把鸡毛信交到了八路军的手中,把鬼子司令部给端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遇到问题应该冷静面对,不应该被困难吓倒,要勇敢面对!

鸡毛信观后感3

  《鸡毛信》的确是部很好的电影,这是部老片,是1954年上映的。

  《鸡毛信》讲的是个小孩叫海娃,他的爸爸要他去送鸡毛信(我现在才知道信上插鸡毛事什么意思,是这封信很重要的意思),但是他遇见了日本鬼子,他把鸡毛信藏到了羊尾巴后面,他被日本鬼子捉了,他要逃出去,但是又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让他带路带到另个村子,然后海娃把日本鬼子带到了陷阱里,他把信交给了张连长,海娃受了伤,也因为累、饿所以晕倒了,因为海娃的信送的.及时,张连长带人把小鬼子的炮楼给端了,日本鬼子就全军覆灭了。

  日本鬼子虽然很可恨,但是伪军更可恨,竟然跟我们的敌人日本鬼子起祸害中国,实在是太可恨了,竟然背叛自己人,来投靠敌人,根本没资格当中国人,更没资格在中国出生!

  海娃的勇敢、聪明、机智所以才会从日本鬼子手里逃出来,不过因为他的粗心大意把鸡毛信给弄丢了,所以他又回去找,结果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不过因为他的聪明,欺骗了日本鬼子所以才躲过了劫,海娃骗了日本鬼子差不多两天,真是不容易啊!正因为这样他做了件大事,也才能显示他的聪明和机智!我非常佩服海娃,他在日本鬼子面前点也不惊慌害怕,如果我是海娃,我也会像他样机智勇敢和鬼子周旋到底,谁敢侵略我们的国家,我们就把谁给赶出去!让他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鸡毛信观后感4

  前面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川。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一手执着羊鞭,驱赶着羊群,另一只手不停地在口袋中摸索着,生怕口袋里那份重要文件不翼而飞。他那警惕的眼睛,时刻盯着远方恶狼般的队伍。半晌,他掏出那份重要文件——一封鸡毛信,小心翼翼的藏在老绵羊的尾巴下。

  他就是电影鸡毛信里的主人公海娃,他出生在龙门村。龙门村的附近,有一个日寇的兵团。那儿的日寇在龙门村无恶不作,经常去扫荡村子,给村内百姓造成很大的灾难。海娃是儿童团的团长,他每天都要在龙门村那儿一边放哨,一边放羊。1936年的冬天,他放哨时,忽然看见日寇在远处排队。他心想:鬼子又要扫荡村子了,得快点告诉大家。于是,他推到了村里山顶那棵消息树,告诉村内百姓:鬼子来了!!正当大家撤出村子的时候,海娃的爸爸——一位共产党战士,交给海娃一个重要任务:要把一份秘密情报传给张连长。于是,聪明的海娃先把鸡毛信藏在老绵羊的尾巴下,然后赶着羊群,向目的地出发。不料在途中遇到一群鬼子。鬼子让海娃给他们带路。机智的海娃一口答应。在路上,海娃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让敌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等到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机灵的海娃一闪身,跑了,成功的把鸡毛信送到了张连长的手中。张连长根据信中的内容,率兵成功歼灭了那一兵团的鬼子。

  海娃如此般机智勇敢的`诱惑敌人,就是为了能保障鸡毛信的成功传送。他深知,一旦鸡毛信落在了鬼子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成功的把信送到张连长那儿。不仅如此,在鬼子的诱惑下,他没有屈服,没有吃鬼子给的糖果,而是大义凛然的拒绝。即使鬼子威胁他,迫害他,他依然没有屈服。在鬼子提出要去八路军根据地附近时,他非但没有慌乱,反而一口答应。因为他早就冷静的在心中想好了对策。就这样,鬼子便上了海娃的当。看完电影,海娃那勇敢和机智的形象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也留在了千千万万人的记忆中。如今,没有炮火,没有硝烟,更没有恐怖的阴影,难道我们还有理由退缩,还有理由向恐惧低头吗?

  所以,我们应该以海娃为榜样,要勇敢,不畏苦难,以一种坚强勇敢的姿态面对复杂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任何试图阻挡自己的障碍物烟消云散,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鸡毛信观后感5

  今天看了一个故事—— 《鸡毛信》,有时候让我开心,有时候让我难过,有时候让我回味…

  一天晚上,海娃在一棵大树旁站岗,父亲来了,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对海娃说:“把这封信送到三王庄,交给张连长。”海娃看到上面有三根鸡毛,就知道这是一封很重要的信。他正准备带着羊群出发时,看见山口有一群鬼子在抢吃的。他立刻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下面,向魔鬼走去。魔鬼问他哪里有八条路。他说:“我不知道!”魔鬼到山里只是为了抢吃的,就冲他喊:“走开。”。魔鬼说:“我们皇军想吃羊,你就跟我们回去吧!”吃完羊,魔鬼把海娃拖进屋里睡觉。晚上,海娃偷偷跑出来。门卫哨兵说:“你是做什么的?”“喂动物!”哨兵没注意,就把鸡毛信解开,跑到村子后面的山脊上。天亮了,魔鬼又来了。海娃歪着头像个魔鬼,但他真的挺过去了。他又松了一口气,向山上跑去。

  前面是三王庄,海娃高兴地跳了起来,最后把鸡毛信递给张连长。

  看了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学习海娃的机智、勇气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尤其是面对敌人对和平的恐惧、恐吓和诱惑。最后,我们成功地把信交给了解放军叔叔,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反,对于我们这些处于和平年代的.人来说,遇到一些小困难就看父母了,远不如海娃,一定要学习他的不怕困难的精神。将来,我们将为祖国的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鸡毛信观后感6

  毕业后的暑假中,我看了许多抗战影片。《地雷战》、《鸡毛信》……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鸡毛信》。

  《鸡毛信》主要讲了抗日时期,龙村受到了日寇的破坏,日寇的司令叫“猫眼”。一天民兵队长赵队长探听到“猫眼”司令的炮塔只有少量哨兵防守。于是让儿子海娃送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的张连长。途中海娃不幸被日寇抓去,海娃便引着日寇去到八路军埋伏圈,并从石公山的小道逃跑,将信送至张连长的手中。

  看了《鸡毛信》后,我得到了两个启示:关于智慧和勇气。

  在《鸡毛信》中,海娃趁日寇睡着后,悄悄逃走,却被伪军找到。指挥官以为他给八路军送信,结果伪军拦住,让羊跑了。还有一个片段中,海娃见了日寇,将信拴在羊尾下,并装作是平川的放羊人,巧妙让敌人认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假如他将信塞在身上定会被发现,并会给日寇当开路的人;若海娃不能回答指挥官的问题,还会被遗弃在荒山野岭中。

  海娃的勇气是常人不可比较的——电影中为了逃出敌营,海娃冒险从敌人密集的卧室逃跑,并将睡在大门前的日军移走;在石公山中,他又冒着枪火,爬过岩石将信送到八路军阵营。在此之中,不仅有被敌军发现机密的`危险,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海娃却不管这些风险放手一搏,取得了胜利。

  《鸡毛信》这部电影不仅让我记忆深刻,更让我受益匪浅——它将成为我毕业后的暑假中一颗永远的红星——因为这部电影不仅让我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男子汉,什么才是勇士!

鸡毛信观后感7

  今日,我一改平常的风格,看了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名叫《鸡毛信》。看完之后,本来平静如水的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龙门村的放羊娃身上。这个放羊娃名字叫海娃,是儿童团的`团长,他接到一个重要的送信任务,他深知这封鸡毛信落在敌人手中会有什么下场。紧要关头,他将信藏在一只老山羊的尾巴下,信安全了,可是海娃和羊都被带走了。到了最终,海娃机智的将信送到连长手中,并协助八路军歼灭了敌人。

  最令人敬佩的是海娃临危不惧,应对敌人的利诱和逼迫冷静应对,坚守秘密,没有让敌人得知鸡毛信在哪里。我们应当在生活中多运用这种随机应变,这会使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更上一层楼。当然,勇敢冷静这种品质也不可缺少,经常说危机意识,我认为:危机就是在危险中寻找机会,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慌,冷静地去应对,勇敢地去应对,在危险中,总是会有机会的。

鸡毛信观后感8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鸡毛信》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海娃,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却是一个小英雄。他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而我,只比他小两岁,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胆小鬼。

  “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啊!”我紧紧抱着树杆,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一点往下掉,心里充满了恐惧,冷汗也从额头滴到了树上,脚不停地发抖……“郑婕,你不是在摘奇异果吗?怎么……”爸爸疑惑地看着我,急忙把我从树上抱了下来。“我……我是想体……体验一下,爬树的感觉,可是我没踩稳。”我惊魂未定,手摸着胸口,深吸了一口气。

  想着以前自己胆小的模样,再跟海娃比一比,真是天壤之别,海娃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不卑不亢,想出一些妙计逃脱了敌人,而在藏鸡毛信时,他竟想到将信藏在羊的尾巴上!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只小羊被杀时,海娃脸上那晶莹的.泪珠。

  当那一滴泪水滴下时,我才知道,海娃有多么爱他的羊啊!可是为了这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却把他们抛弃了……

  海娃!我敬佩你!敬佩你的聪明,敬佩你的勇敢,敬佩你的爱国之心!

鸡毛信观后感9

  星期三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抗日影片《鸡毛信》,里面讲的是一位抗日小英雄,海娃,今年十二岁,却突破重重困难成功送出一封鸡毛信的故事。他那勇敢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一天,海娃一边放羊,一边放哨。他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送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爸爸跟他说:“你不能把信给丢了,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你要把他送到指挥部,亲自交给张连长。”海娃说:“爸爸,你大可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最安全的任务,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那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海娃这下急了,先是把鸡毛信塞在石缝里,然后又放在裤袋里,他觉得还是不安全。最后,他撕下了布条,,把鸡毛信系在了羊尾巴下面。鬼子走了过来,问:“小孩,你是不是小八路?”“什么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鬼子没办法,想吃羊肉,伸手就去抓羊,海娃想:要是抓到藏有鸡毛信的羊怎么办?就在这紧急时刻,,海娃一吹哨,所有的.羊跟着主人逃命。可是,海娃还是被鬼子抓了回来,他们把海娃带到一个草房子里过夜,他们不给海娃吃东西,海娃又冷又饿,一心想逃出去,他等鬼子睡熟的时候,悄悄逃了出来,却又被抓了回去,后来,海娃凭自己的机智勇敢,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他也因为负伤而昏倒。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海娃那崇高的精神感动了,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鸡毛信观后感10

  是谁让我们今天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是谁让我们能够唱着国歌,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参加校园里﹑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对了,是无数的革命战士﹑革命烈士﹑还有今天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同志们。

  同学们,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中国军民一心,一次次战胜了敌人,获得了全民族的解放。在无数个胜利的背后,还有一份看似薄弱的力量,那就是常被八路军当做“邮差”的小八路军。

  前些天,我看了一部电影——《鸡毛信》,看完后令我热血沸腾,受益很大。剧中主人公海娃被爸爸派去送一封信给张连长。不料,在去的路上遇上了日本鬼子,为了不把鸡毛信暴露,海娃灵机一动,把信藏在了厚厚的羊尾巴下面,又加上自己的沉着冷静才躲过了敌人的.盘查,可是鬼子又要吃羊,海娃只好自己带着这封紧急的信,小心翼翼地赶着羊从崎岖的山路上给张连长送信,终于海娃成功的把信送到了,张连长他们打赢了那次阻击战。

  当我看到海娃最后忍着胳膊钻心的痛,说︰“张连长,信……信……鸡毛信。”时,我无语了,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有这样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吓得直哆嗦,一句话也不敢说。一个孩子为了保卫祖国,为了完成使命,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啊!这只是一种薄弱的力量,但是它可能是一次阻击战胜利的关键;这只是一种薄弱的力量,但他是中国的希望;这只是一种薄弱的力量,但他是民族的未来

  《鸡毛信》中的海娃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尽管这份力量很小,但他是明亮的,耀眼的。还有很多的儿童团小朋友都是好样的,今天,我们少先队员也很棒,例如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被压在了废墟之下的他还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9岁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中国人。小林浩不正是祖国新一代的“海娃”吗?接力棒传到我们少年儿童手中,我们也一定会把这种祖国传统精神传承下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绵薄之力。

鸡毛信观后感11

  这天,我们在宽敞的教室里,看了一个革命宣传片——鸡毛信,内容亲切自然,同学们看的聚精会神,语言生动幽默,让同学们看的哈哈大笑,过程紧张激烈,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影片主要讲了一个叫海娃的孩子去送鸡毛信,一次次巧妙的与敌人周旋,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敢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逃出敌人的魔窟,负伤把鸡毛信送了出去,使得当地的大坏蛋“猫眼”绳之以法,看了之后,我们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啊。

  在那个星星之火刚刚燃起的革命年代,有多少革命同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有多少地下工作者为了中国未来的繁荣富强忍辱负重;又有多少本应该和我们一样和父母撒娇,在宝石蓝的天空下,在星星织成的夜幕下快乐玩耍的孩子们在战火中与冒着生命危险敌人周旋。然而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只是感激他们,享受现在吗?不,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携手开创美好明天!

  片中小海娃的.机智勇敢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学生在蜜罐里长大,头脑里装着用不完的知识,可当真的遇到危难时,又有几人能机智冷静的对待?由此可见,只有像小海娃一样智勇双全,才能在各种如狼似虎的困难面前像海娃的一样成功。

  看了这部片子,我们不单看到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不单只会珍惜生活,我们明白了,要在危难的时刻用机智完成任务,要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鸡毛信观后感12

  鸡毛信主要讲的是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鬼子进山抢粮,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通知村民离开,这时爸爸给海娃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让他把鸡毛信亲自交给八路军的.张连长。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着鸡毛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他们到龙门村。

  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但途中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杀死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

  海娃醒来时睡在暖炕上,上面有糖果和饼干。海娃忙问张连长缴枪没。之后,海娃对连长说他要一条皮带。

  最后,他们和村民回到龙门村一起庆祝赶跑日本鬼子。

  我觉得海娃非常聪明,能想到把信藏在羊尾巴上不让鬼子发现。而且他也很勇敢,不害怕鬼子,和八路军一起打败了日军,成功送了信。

鸡毛信观后感13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海娃(一个小男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把鸡毛信安全送到八路军王连长的手中。一路上海娃历经各种磨难,与鬼子们斗智斗勇。当把信交给王连长时海娃以累的不省人事,但依然不忘记爸爸交给自己的任务……一幅幅画面不禁让我们对祖国母亲身上所受的伤而感到难过,对海娃的勇敢机智感到佩服;对敌人如强盗般的掠夺,如魔鬼般的.残暴所痛恨!

  现在我们享受的是美好生活,吃的,穿的,用的……取之不尽。在我们的眼里浪费一滴水,没关系!一滴水连条鱼都喝不饱,浪费就浪费呗;浪费一张纸,没关系!反正几毛钱一张算得了什么呀;浪费一粒米,没关系!管他什么农民伯伯的汗水,不想吃就不吃有什么大不了呀!但是,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海娃那个年代他们过得又是什么日子呀?他们能浪费水吗?能浪费纸吗?能浪费米吗?什么都不能!而且他们还要防御敌人,也许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还没等吃上一口,就被敌人掠夺走了!这又是怎样的苦日子呀!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现在过得这美好生活简直就是一种奢侈,连想都不敢想!可是我们的好日子却是用革命先辈们的心血换回来的,是他们的身体搭成“梯”引领我们走入一个繁荣昌盛,美好和平的新中国!想到这儿,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浪费,哪怕是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我相信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无数个“海娃”,努力让祖国的未来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鸡毛信观后感14

  今天,我看了鸡毛信这本书。它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勇敢机智的小英雄—海娃的故事。小海娃只有岁,是儿童团团长。碉堡里的鬼子每年的秋收时都要到山中去抢粮食。海娃的父亲得到情报:碉堡里只有十几个鬼子。就把这个情报写在信上,并插上三根鸡毛表示很重要,让海娃把鸡毛信和一张画着攻击鬼子的最佳路线图一起送给八路军张连长。路上,海娃遇上了鬼子,他机智的把信藏在头羊的尾巴下。鬼子让海娃带路,晚上,他逃出了鬼子的魔爪。可是,他在路上跑时把信弄丢了,只好回去找,找到后,又被敌人发现了。海娃沉着冷静,把敌人耍得团团转。最后,海娃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海娃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不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吗?只要我们有了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想着海娃,我又想起那天晚上,妈妈接我时迟到了20分钟。我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偶尔有几个行人从我身边走过,我心里怕极了,生怕妈妈不要我了,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一分钟比一年长,我的眼泪也快要出来了,好长的时间过去了,妈妈终于来了,我的泪水终于流下来了。紧紧抱着妈妈,害怕妈妈又不见了。跟海娃比,我的胆子太小了。

  从海娃身上,我学会了勇敢,遇到事情也沉着冷静了。

鸡毛信观后感15

  我看完《鸡毛信》这部电影后,觉得海娃非常勇敢。因为一个小孩子能在自己的敌人面前坦然的说话,甚至在面对死亡时也可以不害怕不退缩,那是什么让他这样勇敢呢?我想,是他手里握着的那封——鸡毛信。 日记

  我们应该向海娃学习,学习他的勇敢,正义和善良的.品质。而对待敌人一定要将他们消灭的一干二净,拔草除根。

  海娃手里的那封鸡毛信是多么的重要呀!海娃的父亲对他再三叮嘱要小心,一定要亲自交给王队长。海娃就是我们的好榜样,如果不去送鸡毛信,也要从小事做起,不管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的去完成。即使是一件不重要的事,也要把它当非常重要的事去完成。

  如果海娃拿着鸡毛信,对鸡毛信不负责,不认真的把鸡毛信送去,那严重而恶劣的后果可能是日本军队早就把中国占领了,海娃也会被当成日本人威胁中国人的小俘虏了。可是海娃的做法和我刚才说的相反,就因为海娃冒着生命的危险把鸡毛信送到了收信人的手里。那时,海娃还受了重伤,但他还是使出最后的力气,把信送到了!

  我们的小英雄伤好后,又回到放哨的地方,继续工作了。

  海娃——一个抗日的小英雄,我们要向他学习!

【鸡毛信观后感】相关文章:

鸡毛信读后感08-25

《八佰》观后感08-29

《妈妈》观后感08-16

孔雀观后感08-25

灯会观后感08-29

深海观后感08-26

漫画观后感精华08-25

《夺冠》电影观后感08-25

电影《热烈》观后感08-25